財富自由是許多人的目標,而你平常都如何存錢呢?許多人喜歡用「紅包袋存錢法」,也就是當有薪資入帳時,依據存款目的(如投資、旅遊、學費)分別存到不同帳戶中,雖然能讓存錢更有效率,不過要開設多個帳戶、一個個轉入,並沒有很方便。
另一個痛點是,許多人因為工作轉換、申辦信用卡、買股票,會開設多個銀行帳戶,據統計,全台個人銀行帳戶總數量超過上億、平均每人擁有約6個帳戶,管理上也很不方便。
為了解決這些使用上的困擾,許多銀行都紛紛推出「子帳戶」功能,也就是在本來的帳戶下,可以再增設多個子帳戶,方便管理存款,許多銀行也不單只是提供存錢功能,還發展出許多創新功能。
銀行祭出各種巧思,存錢如何變得智慧又無感?
其實,玉山銀行早在2008年就推出子帳戶功能,是台灣業界首創,讓顧客可以用金融卡透過子帳戶提款、轉帳。業者表示,最初的構想也是為了讓顧客方便理財,「當時的技術上挑戰很高,」業者回憶開發此功能時,挑戰在於要推出無存摺、可直接在既有帳戶線上加開多組子帳戶的服務,架構上複雜度高,業務跟IT團隊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對焦顧客需求與架構,才把服務推出來。
12年過去,技術早已不是困難,業者眼前的挑戰在於,如何把一般人覺得無聊、痛苦的「存錢」,變得有趣又無感。
💪【免費下載】零售服務業數位轉型電子專刊,巧用科技提高效率!加入會員免費收藏 >>
延伸閱讀:專題|決勝新金融!科技、數據、生態圈,3關鍵揭銀行服務未來式
現在銀行業者推出的子帳戶服務,主要是以「數位帳戶」為基礎,深化創新功能。台新銀行的Richart就是首家推出子帳戶的數位銀行,特別的是,開發團隊設計了「萬用罐」和「零錢罐」兩種不同的子帳戶。
台新銀行數位金融處資深副總經理包國儀解釋,民眾可依照存款目的,開立多個「萬用罐」,特點是,可以隨時看到該帳戶的存款金額,也可以隨時領出,還可設定定期自動存款功能,協助用戶做到有紀律的存錢,達成買房頭期款等儲蓄目標。
shutterstock_1009371334_money_child.jpg
子帳戶功能本身並非新概念,之所以值得拿出來討論,是因為銀行在既有的金融科技基礎上,讓「存錢」這件事,有了新的玩法。
shutterstock
若是小資族、儲蓄新手,可以使用「零錢罐」功能,概念上類似存零錢的撲滿,可設定隨機將零錢存入,特別的是,為了降低花錢的誘惑,零錢罐的存款金額會隱藏,不能隨意領出使用,需要花用的時候才能打破罐子,將錢領出到主帳戶中。此外,隨著存款金額成長,可解鎖Richart故事,增加存錢的趣味性,讓沒有存錢習慣,或是存錢力不從心的月光族也能無痛累積存款。
業者補充,子帳戶一樣能跟原Richart帳戶於限額內共享優惠利率,且每個子帳戶皆有獨立帳號,每人最多可同時開立七個子帳戶。
目前市佔第三的數位帳戶「永豐大戶DAWHO」,推出「零錢撲滿」、「夢想撲滿」兩種不同功能的子帳戶,特別強調「自動化存錢」的功能。
在每個主帳戶下,可以增設1個自動轉存零錢餘額的「零錢撲滿」,透過永豐行動銀行App開啟智能撲滿服務後,可設定將自己活存帳戶的百元或千元以下餘額,每日自動轉存至「零錢撲滿」中,好處是,系統會自動執行,不用手動操作,更不怕忘記,這樣的做法讓存錢更無感,一段時間下來,存下的零頭,也能變成一筆可觀的儲蓄金。
另外,也可以可設最多九個不同理財目標的「夢想撲滿」,永豐銀行零售金融處處長吳建毅解釋,可以設定每月定期轉帳連結定存定期儲蓄,特別的是,可透過「夢想試算器」隨時檢視進度(例如:目前存款達成率有多少%),有效管理儲蓄目標。
對銀行來說,開發子帳戶服務可達成哪些效益?
子帳戶功能本身並非新概念,之所以值得拿出來討論,是因為銀行在既有的金融科技基礎上,讓「存錢」這件事,有了新的玩法,讓用戶可以用最少的力氣、更有效率的方法,達成儲蓄目標。
身為子帳戶始祖的玉山銀行,雖然不是用「數位帳戶」提供服務,但業者認為,多元化的數位服務,可以提供顧客一致、個人化的服務體驗,目的不外乎就是提升活躍與黏著度。玉山分析,一開始推出子帳戶服務是以年輕數位客群為目標,不過服務推出後,發現除了年輕數位客群外,也有許多顧客將子帳戶服務應用於各類收支需求。
money-256312_1920
帳戶的創新功能,競爭的不再是誰的活存利率比較高、跨行轉帳次數多,而是回歸到「服務」的本質,拉開品牌差異。
Pixabay
永豐銀則認為,透過「智能撲滿」功能,能減少客戶額外開戶的不便,降低客戶在各個帳戶間來回處理帳務的時間。市面上數位帳戶產品多元,子帳戶的創新功能,競爭的不再是誰的活存利率比較高、跨行轉帳次數多,而是回歸到「服務」的本質,拉開品牌差異。
消費者會因為覺得某家銀行的存錢功能好用,就將其他銀行的存款集中,落實自己的存錢計畫,這種看似很小,卻很有感的數位體驗,能加速培養顧客對銀行品牌的認識,日後要進一步向客戶販售其他金融商品,就能比其他競爭者握有更多優勢。
這也是為什麼,金融創新跑在前頭的銀行,紛紛加快速度,在每個看似普通的功能上,找出新的創意突破點。
原文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9690/bank-sub-accou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