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在8月27日正式對外發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以普惠、創新、韌性、永續4大目標;以及,聚焦功能及行為監理、科技中立、友善創新等3大推動原則;並從8大面向推動,包括了單一窗口溝通平臺、資料共享、法規調適及倫理規範、能力建構、數位基礎建設、園區生態系發展、國際鏈結、監理科技等。
近年金融科技發展快速,為協助金融機構以及FinTech新創團隊排除發展金融科技所面臨的困難,並且提供必要協助。因此,金管會彙整了生態系參與者的觀點與建議,同時,參考當前國際金融科技趨勢,統合我國目前發展金融科技所需專注的領域及實際需要,研訂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作為未來3年推動的依據。
金管會訂定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的目的在於,希望解決市場參與者的共通痛點。像是業者反應,金融科技服務跨域、跨界,需要單一窗口協助;或是業者各自蒐集建置資料無效率;法規分業管理,無法順應變化;又或者是金融科技人才不足;行動身分識別待普及與互通;新創團隊缺少國際資源與宣傳;監理科技要一起發展;金融科技創新園區太小,功能要更強大等,來自業界最真實的聲音。
因此,金管會希望,藉由這套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形塑友善的金融科技發展生態系,促進相關服務或商業模式的推出,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可及性、使用性及品質。並將以3年為期分階段推動,並每年進行滾動式檢討。
金管會也解釋,在3大推動原則的第一點:功能及行為監理,是指將金融監理思維框架將由以往金融機構別(銀行、保險、證券)管理導向,轉化為功能及行為導向,做相關法規調適與法規引導,鼓勵金融機構跨域、跨界的創新商業模式研發。第二點的科技中立,則是要鼓勵金融機構運用技術,精進經營效率與效能,只要對市場、消費者有利,金管會都會支持。而第三點的友善創新,金管會將藉由鬆綁法令來達成,並提供創新及創業資源的政策支持。
以強化基礎工程、擴展應用、協調協力3大構面,區分8大推動面向
以這4大目標、3大原則,向下延伸的8大主要推動面向,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表示,其中,有4個面向是屬於強化基礎工程,包括資料共享、法規調適、能力建構、數位基礎建設。另3個面向是關於擴展應用,包括了園區生態系、國際鏈結、監理科技。
最後一個面向是屬於協調協力,黃天牧表示,今年,金管會將建立單一窗口溝通平臺。策略上,將強化金管會創新中心,作為議題溝通窗口以及跨部會合作的平臺,協助業者解決共通性議題,並由周邊單位協力設置金融科技共創平臺,協助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事項。黃天牧強調,金融科技發展得透過共創平臺,以金融總會為主體,整合各單位資源,各就其所長,各自承擔金融科技發展工作的一定責任,共同來推動。
強化基礎工程共有4大面向:資料共享、法規調適、能力建構、數位基礎建設
金管會綜合規劃處副處長胡則華則進一步揭露各面向的推動措施。在資料共享部分,推動措施一,是要加速推動開放銀行。金管會已於今年6月底,同意備查銀行公會與財金公司研訂的開放銀行第二階段相關規範,銀行可向金管會申請辦理開放銀行第二階段,胡則華表示,預計2020年底前開放銀行第二階段可正式上路。
至於開放銀行第三階段規範修正的時程,金管會將視第二階段運作及檢討成果後再行研議。她進一步透露,比如英國目前正在推動開放金融(Open Finance),金管會推動完開放銀行後,會逐漸研究哪些金融業,也可比照開放銀行的模式,把公開數據或客戶資料等分享出來。
資料共享的推動措施二,是要建立第三方服務機構(TSP)合作資訊揭露制度。金管會表示,金融機構皆需具備高強度管理機制,而TSP業者規模不一,且未有主管機關督導,在擔憂危及消費者權益及可能引發資安漏洞風險等考量下,影響金融機構與TSP業者合作意願,外界也建議應要建立TSP分級認證制度。不過,金管會考量到,在現行法律制度下無法直接監理TSP,但可以透過銀行與TSP簽署契約的方式,間接要求TSP。
所以,在作法上,金管會將協調周邊單位建立金融機構與TSP合作資訊揭露制度。金融機構與TSP合作時,應到金管會指定的周邊單位上傳TSP基本資料、合作業務項目等,並揭露給外界與金融機構參考,胡則華補充,初步至少這兩個資料須揭露,金管會也將再與周邊單位討論何資訊可揭露。此外,銀行公會在開放銀行相關規範,也要求TSP需通過某些認證,這些認證是否要揭露,也需要看TSP是否願意。
資料分層逐步共享將分3階段推動,依序為金控與旗下子公司、金融市場跨機構間、跨市場客戶資料共享
資料共享的措施三,將把資料分層逐步共享,其中又分為3階段推動,依序為訂定金控旗下子公司(銀行、保險、證券)、金融市場跨機構間,以及跨市場客戶資料共享的相關機制與規範。在金控與旗下子公司客戶資料共享部分,金管會表示,因既有法令規範,所以許多金控要為旗下子公司建置客戶資料庫的規劃受限,無法以集團整體的客戶資料建立風險評估模型,作為子公司認識客戶及評估客戶風險的參考。
不過,目前已有一些可供分享資料卻不違反客戶隱私權的技術,比如資料去識別化、加密、機器學習領域的聯合學習(Federated Learning)等。因此,金管會指出,應可研議在符合個人資料保護法的前提下,經客戶同意,在合理的使用範圍內,允許金控與旗下子公司共享客戶資料的相關機制,並調適相關法令。胡則華表示,希望未來集團旗下子公司,包括銀行、保險、證券的客戶資料,可以彙集到金控端,建置風控模型,免去各子公司的建置成本。
金管會也規劃訂定金融市場跨機構間,客戶資料共享的機制,將蒐集金融市場相關周邊單位現有數據種類,比如聯徵中心的授信資料、壽險公會投保通報資料、保發中心出險資料等,以及各業者對數據或資訊的需求、金融市場發展需要後,進行綜合評估。
在跨市場客戶資料共享的相關機制與規範訂定,金管會將蒐集金融市場服務者所需的跨市場數據資料,比如電信、台電、台水使用度數、發票開立金額與張數、海關進出口金額、勞保投保人數、大股東持股等,如果可以透過國發會My Data平臺機制取得,金管會鼓勵其加入My Data平臺,成為服務提供者。目前,已有聯徵中心與12家銀行,申請成為My Data平臺的服務提供者,金管會透露,未來將視銀行的試辦成效,擴展到證券期貨及保險等業別,共同加入成為服務提供者。
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基礎工程的第二大面向,是法規調適及倫理規範,金管會將整理與增修目前數位金融服務相關法令規範,以因應跨業跨域及場景金融的發展。並且,金管會將在今年開始,委外研究訂定數位金融服務管理規範的可行性;同時,評估數位金融服務的監理,採取比例原則、分級管理或限制性執照的可行性。
此外,還要提升監理沙盒與業務試辦的運作效率;訂定資料分級及資料治理規範;更要追蹤金融科技發展情況,研議就特定領域訂定最佳實務守則,胡則華舉例,比如AI預測模型,在蒐集資料進行模型訓練時,也可能產生歧視、偏見等問題。同時,金管會也要強化消費者對金融科技相關應用的認識,如個資授權與保護,並增強消費者的資安意識。
而能力建構,是這套路徑圖基礎工程的第三大面向,金管會將研議建立金融科技證照制度,培養金融科技人才;研議調整金融業負責人等資格條件及職能基準;增加產學合作機制;建立監理人員金融科技學習地圖。
2021年金融機構將組成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F-FIDO
而基礎工程的第四大面向,則是數位基礎建設,將研究發展金融行動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在推動方向上,金管會表示,金融機構共同籌組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F-FIDO,研擬規劃導入國際FIDO標準,初期將針對中低風險的金融服務,提供通用的行動身分識別與簽署功能,並由金融機構向金管會申請業務試辦方式,驗證低風險業務採用FIDO作為身分驗證方式的可行性。並預計在2021年8月完成F-FIDO籌組。
金管會解釋,目前金融機構在行動身分識別尚未形成一個標準,而是各家自行開發,在開發成本上較高,造成資源上的浪費。但未來,導入國際FIDO標準,建立F-FIDO這樣的機制,各家金融機構,包括銀行、保險、證券等,都可用同一標準來導入,降低開發成本。甚至,未來,各家金融機構身分識別強度拉到同一水準時,便可以做跨機構行動身分識別互通。
另一項推動措施是,目前,僅開放自然人與獨資企業在線上開戶,金管會也將在未來開放企業線上開戶作業,而這部分將由銀行公會研擬逐步開放企業線上開戶作業,以及建置相關管理機制。
擴展應用3大面向:園區生態系、國際鏈結、監理科技
除了基礎工程的4大推動面向,還有另外3大推動面向,是關於擴展金融科技應用,包括園區生態系、國際鏈結、監理科技。金管會指出,在園區生態系發展面向,將建立園區場域實證機制;擴充園區場域及功能;建立新創業者名錄,以掌握金融科技整體生態系發展概況;此外,還要擴大監理門診參與單位,比如央行,以統籌處理共通性議題;更要協助新創募資及媒合;並且辦理金融科技獎項。
在國際鏈結面向,金管會計畫培養金融科技國際隊,跨國拓展商業模式與業務;招募遴選金融科技形象大使及廣宣人員;並將持續辦理台北金融科技展或論壇等,展現金融科技的發展成果;更要以合作強化實質交流與拓展商機。
在監理科技面向,金管會將採行數位監理申報機制,並與目前單一申報機制,採雙軌制執行,以階段性推動方式,先從純網銀開始,再來是票券業,以及銀行業推動數位監理申報。此外,金管會也將評估監理自動化、數位化、智慧化的需求,並參考國外作法及技術可行性,研擬分階段導入數位監理機制。同時,金管會也要透過舉辦監理黑客松,來發展監理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