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金融創新實驗室

金管會宣示將積極地推動開放銀行

發表人  李震華    發表日期  2020-09-01    點閱次數  1727



金管會對外宣示其施政重點將聚焦在純網銀、建構開放銀行(Open Banking)推動架構及STO規範等三大議題。近期金管會官員在出席立法院金融資料權公聽會時,則表達將從三面向著手並研議配套措施的方式推動開放銀行,而國內財金公司亦召集有意於發展開放銀行的業者成立「開放API研究暨發展委員會」,擬定API發展策略並訂定共通規格,以加速國內金融機構在API應用的發展與推動進程。


開放銀行潮流從歐洲蔓延至全球

引領開放銀行議題之先的是近來受脫歐(Brexit)紛擾的英國,20146月,英國政府委託開放資料研究院(ODIOpen Data Institute)進行API與開放資料的關聯與影響研究,得到對銀行資料有效運用將增進銀行業競爭與消費者利益;隨後在20159月,英國財政部成立開放銀行工作小組(OBWGOpen Banking Working Group),發佈開放銀行標準(Open Banking Standard),作為創造、共用和使用開放銀行資料的指引,終於2018年起由包括匯豐銀行等九家金融機構率先開展實施。

歐盟在開放銀行的推動,始於2015年發布的新支付規範PSD2(Second Payment Services Directive),正式將新興的支付服務供應商納入,制定開放帳戶規則,要求銀行必須將使用者帳戶、交易資料開放給客戶授權的協力廠商,並於2018年在歐盟各國完成立法上路。

在英國與歐盟對於開放銀行持續推展下,包括澳大利亞、香港、新加坡等國亦陸續加入開放銀行的推動行列,一時之間國際上對於開放銀行的發展頗有燎原之勢。

國際大型業者陸續投入

除政府著手建立開放銀行推動政策之外,一些國際大型業者亦走在各家之先,陸續發表其開放銀行相關業務,包括美國花旗銀行推出CITI開發者中心,開放7大類API,讓使用者得使用花旗銀行的海量數據外,亦可藉由API發展自己的金融服務;西班牙BBVA銀行(Banco Bilbao Vizcaya Argentaria)早在2013年便確立發展平台的策略,透過開放8API向第三方公司提供銀行數據;新加坡星展銀行則是亞洲開放銀行的領頭羊,在2017年即推出API平台,功能涵蓋轉帳、支付等共一百多個API,並提出LivemoreBankless的發展策略,積極推展開放銀行服務。


MIC觀點

業者應確立角色與能力為先

開放銀行,顧名思義是冀望透過將銀行具備的數據資料開放出來,讓所有欲提供金融服務的業者在資料運用的基礎上取得一公平地位。但實際上,業者欲搭上開放銀行的順風車,發展相關的業務活動,仍應先捫心自省,確立自己的能力與基礎,方能據此建立其開放銀行的發展策略,避免落入資源配置錯位的陷阱。

例如具備厚實數據根基的業者,應著重在如何吸引第三方業者在自身平台上落地取用資料,以發展自有的開放銀行生態系為目標;而新創FinTech業者,則應思考如何最有效的槓桿這些開放銀行業者的數據,以輕量化資產模式發展新興金融服務。

API只是手段,應用多樣才是目的

開放銀行的發展,核心觀念是金融交易資料的共享與開放;而執行手段則是透過API的開放與串接達成;最終則是希望形塑更多樣與便利的金融服務。因此,業者對於開放銀行的推動,應是從生活場域切入,找到可基於嶄新資料運用基礎的金融服務缺口,再輔以API以達成目的;而非忽略實質的應用樣貌,過早集中在API技術的討論,反落入為APIAPI的窘境。

非金融業者有其先天優勢

一份KPMG的報告顯示,對於歐盟PSD2實施的影響,受訪銀行業者有七成認為是機會而非威脅,另有超過三成五認為大型資訊平台型業者是未來最具威脅的對手,即社群業者如FB、搜尋引擎霸主Google或是零售巨擘Amazon等。顯見在開放銀行政策推動下,開放的是金融資料,要求的是銀行或金融機構,反而是這些具備『它』領域資料的業者,諸如電信業者、社群媒體、零售平台等更具發展優勢。

衝擊程度端看法規強制性

前述論及當前國際上推展開放銀行的國家地區有英國、歐盟、新加坡、香港及澳洲等地,其中英國、歐盟屬強制納入,透過將第三方服務提供者納入監理,強制要求銀行開放;而新加坡、香港則偏向自主模式,由銀行採取自願自律與第三方服務提供者合作。而金管會目前的態度則是偏向以鼓勵方式,促使金融業以自願自律方式推動開放銀行,較偏向香港、新加坡作法,其對市場程度遠不及英國、歐盟的強制規範。

新形態資料交換技術仍在萌芽

雖然開放銀行政策意在開放金融機構的交易資料,但資料所屬權本質上仍為用戶所有,加上GDPR(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的實施在於還資料所有權於人民的立意清楚,均指向一個技術問題,即如何確保個人可有效授權與運用這些實際散落在各金融機構的資料,其技術成熟度仍屬未定之天。

當前國際機構正積極推動自主註冊身份及識別機制,以提供安全存儲敏感身份數據的機制,確保個人可精確控制與他人共享的內容,而區塊鏈技術亦被提出積極討論,惟這類具有隱私保護特性,新形態資料交換技術發展仍在萌芽中,其發展成熟的速度亦會對於開放銀行的擴展有其影響。

資料來源 : MIC AISP https://mic.iii.org.tw/aisp



©2024版權所有:數位金融創新實驗室